中国人心理状况数据库项目介绍
随着人类进入 21 世纪信息时代,正常人体生理、心理基础数据已日益成为保障人类生命与健康、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财富。 生理常数是正常人各种生理机能变化的正常变异值,为人体健康状况的反映,既包括反映体质和生长发育的一般指标,也包括反映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功能状态的数据资料。此外,人体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目前有关心理状态方面的数据资料甚少。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的人口大国。现今,我国的疾病谱较广,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加之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加大,身心疾患悄然增加,预示着我国正在开始以疾病防治为主的医学模式,向以健康保障为主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过渡,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期望通过对正常人体生理、心理参考值的了解,进一步认识自我,探索适合自身的健康生活方式。
本数据库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科技部中央级科研院所基础、社会公益性专项基金项目( 2000DIB40153 、 2001DEA30031 、 2002DIA40018 )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本系列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牵头,与协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共同完成。工作历时 4 年,规模和范围涉及我国 4 省市, 11 个城市农村, 70 个调查现场, 7 ~ 80 岁以上的不同地区、性别、职业、民族人群约 4.1 万人。调查现场所在地区的大专院校、卫生局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协助组织进行。在体格检查确定正常人群基础上,进行反映体质表型(体重、高度、围度等)、主要器官系统(血液、循环、呼吸、骨骼等)功能状态生理常数的检测,同时进行反映人群智力水平,人际交往、自我管理、学业技能等学校适应行为及心理状态量表测试,约计 70 项指标,录入数据并构建数据库,数据库采用中、英文 2 种语言。 本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及其结果的分析已编写出版专著,作为数据库的参考。见:朱广瑾主编“中国人群生理常数与心理状况——21世纪初中国部分省(区)市人群调查报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6,4。
中国正常人体生理心理参考值数据库应用于我国现代社会全民健康和防病治病,为科教兴国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应用于政府的有关决策乃至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并且开展国际交流。
数据库内容介绍
中国人心理状况数据集共包括3个子库,分别为学生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数据库,成人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数据库和学校社会行为量表数据库。
1. 学生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指标
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
2. 成人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指标
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
3. 学校社会行为量表指标
人际交往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学业技能、敌对-易怒、反社会-攻击性、冲动性-强求。
智力是人的整体能力,是各种基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综合表现。通过瑞文测验,了解在当今社会中国人群的智力发展水平,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同时也了解不同人群的智力发展特点,为疾病诊断、教育教学等服务。
采用SCL-90量表,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主要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角度进行评量,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中国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同时也进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为临床治疗、科学研究及心理保健等提供基础数据。
学校适应行为基本上是指儿童在学校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行为,可以概括为社会能力和反社会行为两个方面。社会能力是反映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一般表现的社会性调节能力。反社会行为是一种阻碍个体社会化进程的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并造成消极的社会后果,社会能力越高、反社会行为水平越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越好,反之不仅影响儿童现时的学习生活,也给儿童今后的成就水平和社会适应带来不良影响。学校适应行为水平不仅是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生活的衡量指标,同时对个体能否适应社会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学校适应行为量表,对全国在校学生的学校适应行为水平进行评量,测出在学校情境下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水平。如社会能力水平、反社会行为水平。了解我国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总体状况、年龄分布情况、性别分布情况等,为早发现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指标介绍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有10个指标。
1.躯体化(1-5分)
该因子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强迫症状(1-5分)
该因子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都变空了”,“记忆力不行”等)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3.人际关系敏感(1-5分)
该因子主要指某些一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亦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
4.抑郁(1-5分)
该因子主要指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对生活兴趣的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等为特征。还反映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
5.焦虑(1-5分)
该因子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一项反映“解体”的项目。
6.敌对(1-5分)
该因子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情感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至争斗和不可控制的冲动暴发等各个方面。
7.恐怖(1-5分)
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等。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一些项目。
8.偏执(1-5分)
本因子是围绕偏执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而制订的: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观念,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9.精神病性(1-5分)
该因子汇集了一些明显的、纯属精神病性的表现,例如,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插入。此外,还有一些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的项目。
10.其它(1-5分)